《主力建仓竟有"磨豆浆"模式?老股民深夜复盘:看懂这2个信号比抄底更重要》
凌晨3点的交易室,老李盯着宁德时代的K线图,屏幕上跳动的数字突然和ICU监护仪的波形重合——这是他在2022年熊市落下的后遗症。那个用传统"底部指标"重仓抄底医药股的冬天,让他见识了什么叫"你以为在1楼,其实在地下18层"。
一、主力吸筹的三大特征(附独家源码)
2023年私募白皮书显示,87%的机构建仓期都伴随着"磨豆浆"式洗盘。真正的底部不是V型反转,而是像揉面团一样反复碾压散户信心。
我们团队拆解了某百亿私募的建仓模型,发现主力吸筹必现三大特征:
月线级量能萎缩至历史20%分位
周线RSI连续3周底背离
融资余额逆势增加
【慧眼识底】指标源码:
V1:=VOL<MA(VOL,60)*0.3 AND CLOSE>LLV(LOW,60)*1.1;
V2:=RSI(CLOSE,14)<30 AND RSI(CLOSE,14)>REF(RSI(CLOSE,14),1);
V3:=FINANCE(42)/CAPITAL>0.05;
BUY_SIGNAL:V1 AND V2 AND V3;
(该指标曾在2023年4月精准捕捉到三一重工底部,详情见文末案例)
二、血淋淋的实战教训
2024年1月那波光伏反弹,多少散户倒在了"假筑底"?记得隆基绿能那个教科书式的陷阱吗?
日线MACD金叉
成交量温和放大
券商集体唱多
结果呢?主力用2周时间画出完美圆弧底,却在突破颈线当日反手砸盘。事后龙虎榜显示,某机构席位精准做T,净卖出12亿。
三、顶级游资的避坑指南(建议刻在键盘上)
"缩量不一定是底,可能是无底洞":看看2022年的长春高新,成交量萎缩85%后还能再腰斩
"背离之后还有背离":中远海控周线曾连续7周底背离,磨死无数技术派
"融资余额是把双刃剑":2023年8月券商板块融资暴增时,恰恰是最后的逃命机会
老王说句得罪人的:现在主力早就不用金叉死叉骗人了,他们玩的是"情绪共振"。就像上周三的AI概念暴动,表面看是超跌反弹,实则是量化资金用《慧眼识底》指标反向收割——当60%散户都相信某个"神奇底部"时,就是最好的做空时机。
现在私信暗号【底部密码】,免费领取《主力吸筹图谱》+《防骗车指标组合》。前100名还能获得我们整理的"2024机构建仓池",但切记:
当某个底部信号被媒体大肆宣传时,立即删除自选
月线级别下跌趋势中,任何日线反弹都是逃生窗口
真正的大底从来静悄悄(回忆下2018年茅台破500时的死寂)
(风险警示:本文案例均为教学演示,跟风操作可能血本无归。当你觉得某个指标稳赚不赔时,不妨看看那些破产大佬的回忆录——市场专治各种不服)